close

 

              「灣生」其實是一個貶義詞,用來描述臺灣日治時期在臺灣出生的日本人,卻又在時代的巨輪下,不得不回到日本生活,雖是回到同樣民族的懷抱,卻無法找到那份自我的認同感,甚至被歧視、嘲笑,如同片中的家倉多惠子小姐所描述的,成為「永遠的異鄉人」。然而矛盾的是,透過他們的眼睛,也同時讓我們再一次那麼認真地觀察台灣這塊土地,每天打開新聞充斥著各式負面消息的土地,在灣生眼裡卻是存在著許多的美好。

 

    而在這部電影中,交織著不同的人物,不變的是那份傳遞而來的感動,並非任何煽情的拍攝手法,而是最純樸的人與人之間的感情。例如活潑的富永勝先生,總是熱情地與所遇見的人聊天,期盼可以多找回一絲關於過去的回憶,拼湊出他所懷念的過去。又或者是大家努力的為一份戶口資料、結業證明而奔波著,在最後一刻慎重地交到當事者的手中,那緊抓的不只是一份曾經生在這塊土地的證明,更是幾十年來的思念。無法忘記的是生病的片山清子,儘管只能透過臉部表情表達情緒,但當聽到找到母親的安息之處,甚至解開自己數十年的是否被遺棄的謎團,激動得流下眼淚。這種種的故事,完整傳遞出當事者內心的澎湃與波瀾,也觸動了觀眾的內心。

  然而這部電影中也有許多遺憾之處,當富永勝先生興奮地踏上花蓮這塊土地,一步一步地尋找自己兒時的玩伴,卻越來越靠近殘酷的現實,心痛得接受著故友皆離開人世的事實,只能與晚輩敘敘舊,獨奏著「故鄉」那首歌,沒法再像從前一樣與人合奏。又或者是片山清子沒能來的及在健康的時候,找到她母親的下落,親自為母親上香祭拜,若她能親自走一遭,想必這個追根之旅能夠更加完整。

      透過這部電影,這些灣生們終於有機會透過外界的幫助,重回這塊土地,運用更多的資源,找回屬於自己失落的「根」。而透過一幕幕的場景,觀眾也從不一樣的視角,重新解讀這段歷史,從他們的角度了解那些不安、悲傷、矛盾的情緒。

  

arrow
arrow

    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